深度研究 | 产业地产如何“轻”装上阵?
时间:2020年03月22日 来源:丁祖昱评楼市微信平台
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将由住宅地产、商业地产、产业地产三分天下。 非住宅类细分领域中,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商业地产,而产业地产和物流地产则影响较小。随着传统开发业务天花板效应日渐显现,产业地产的入局者也随之增加,竞争进一步加剧。 产业地产入局者虽多,但因前期投资大、回报周期长,项目开发过程中,产业地产商们常面临项目背负资产过重、资金沉淀过大、地方政府政策变更等风险。 近几年尤为明显,各地政府强调禁止产业用地分割出售、亩均税收等规定,使得产业地产商在项目去化、资金周转等方面不堪“重”负。欲破此困境,不堪重负的产业地产商越来越青睐于走轻资产运营道路。 “由重转轻”是产业地产商卸下重担,轻装上阵,持久前行的重要抓手。部分产业地产运营商经过摸索和尝试后,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运营体系。产业地产“由重转轻”应通过何种路径,是舍重就轻还是轻重并举?现阶段有哪些企业做的比较好?有哪些核心关键点需要注意? 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。
*本文共5055字,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。
亿达中国凭借趋于成熟的运营、盈利模式、完善的客户生态圈,为客户提供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全产业链服务。亿达中国提出“以轻带重,轻重并举”的发展策略,全面拓展一二线重点城市和经济活跃区域。其中,轻资产业务包含产业研究、产业策略、项目规划、开发建设、招商运营以及销售代理等服务。
从项目类型来看,截至2019年上半年,亿达中国合计拥有运营自持及轻资产模式的19城30个商务园区。其中,重资产管理面积约218万平方米,主要位于在大连和武汉地区;由亿达中国委托运营管理的轻资产项目有24个,管理运营面积约529万平方米,轻资产项目管理面积是重资产面积的2倍多,并实现运营管理收入约3047万元,增速为93.5%。
从服务类型来看,亿达主要通过提供产业招商和园区运营管理与资产方合作,部分项目还提供包租、销售代理和品牌输出服务。
未来,亿达中国希望通过项目开发、园区运营管理、项目咨询服务等模式来实现亿达品牌增值。这种发展模式,使亿达能突破传统产业地产商的困境,“以轻带重”,多项业务驱动发展。
表1:亿达中国委托运营管理项目列表(截至2019上半年)
在轻资产业务方面,亿达成立全资子公司亿达云图,围绕园区运营特点,构建适用于多种委托模式的“智慧运营、智慧物联、智慧服务、大数据可视化”的场景解决方案。其自主研发的线上园区平台、产业招商一体化平台、租售服务平台、园区可视化分析平台,综合构建了园区服务业务包。
以轻带重方面,亿达通过轻资产项目深入了解城市产业基础、产业政策、产业资源、产业集聚情况、政府核心诉求、重要领导风格等信息,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,更准确的判断重资产项目落户当地的可行性。
同时,因轻资产项目积累的人脉、口碑和信任,在重资产项目上也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由此可见,轻资产业务不仅仅是亿达的业务新增长极,同时也是重资产业务的前锋营,以此形成“以轻带重、轻重结合”的模式闭环。
轻资产模式的核心是“服务”,服务要提升规模,就需要堆钱堆人员。
清控科创总裁程方提到:“项目要做好需要深耕一地,所以需要以合伙人的方式加入。除了为合作方提供品牌输出,还从为项目赋能的角度建立了五大赋能中心,提升服务能力。”
资料来源:CRIC
在五大赋能平台之外,清控科创围绕园区运营和双创服务设立了三大主体:以提供园区建设和运营服务为主的清控科创恒业投资有限公司;以创业创新、产业咨询服务为主的清控科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;投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为主的科创资本。